1.1.3电路理论的建立
电力装置的设计或运行都要进行计算,以了解设备上所需的电压、电流,线路上各处信号的衰减、延迟、失真等现象。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需要采用简捷的方法,获得所需要的定量结果。允许有一些近似,而且也不必重新研究发生的物理过程和细节。
1826年,G.S.欧姆提出的欧姆定律就是一个典型的理论,其定律形式:e=IR或U=IR形式十分简单,所讨论的问题限于电流I及电动势e或电压u,导体的作用只用一个参量R代表,就可以求出电流I,而不去讨论电池或导体中发生的详细物理过程。1832年J.亨利提出的电感系数L,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他把线圈中发生的电磁感应的复杂过程,用一个参数L表示,即磁通Φ=Li,所以感应电动势为: U=Lie2 /2
在1778年,A.伏打就提出电容C的概念,导体上储存电荷Q=CU,而不必从整个静电场去计算,即使在充放电过程中,也可以由i=dq/dt=Cdu/dt去分析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当然,RLC所代表的元件是理想的,各自反映了一种物理过程。但实际电气元件的物理情况不难由RLC的适当组合去近似地表示出来,这种组合人们称之为“电路”。
电路是实际电气器件的近似模型,反映了器件的主要性能。选定了等效的电路模型,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够计算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了。这些关系是德国科学家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 1824~1887)1845年提提出的。他在深入地研究了G.S.欧姆等人的工作之后,提出了电路中两条基本定律:
(1)电流定律-汇集到电路的一个节点上的各电流,其代数和必为零。
(2)电压定律-沿着电路中的一个闭合回路上,电动势的代数和必须等于电压的代数和。
这是根据能量守恒原理得到的推论,因为各种电源的作用已经由电动势代表,线圈上的电磁感应也只由其端上的电压、电流表示为u=Ldi/dt,元件外部仅剩下电压和电流了。根据这两条定律,可以列出有关电压和电流的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算出回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1847年,基尔霍夫继续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证明在复杂的电路网络中,根据前面两条定律所能列出的独立方程的个数,恰好等于支路的个数。因此如果电路中各电源的电动势及各元件的参数已知,则列出的独立方程能求解各支路电流。
按照实际器件建立电路模型,是重要的创造性的工作。英国W.汤姆逊就是这方面杰出的代表。1853年他采用RLC串联的电路模型,分析了充有电荷的莱顿瓶放电过程,得出了过程中电流有往复振荡和逐渐衰减的性质,并计算出振荡频率与RLC参数的关系。他又在1855年采用电容与电阻的梯形电路,代表电缆上传送信号的过程,得出了电报信号经过长距离传送所产生的衰减、延迟、失真等现象。1857年G.R.基尔霍夫研究了架空线路与电缆的差异,认识到架空线上的自感系数不能忽略,从而得出了完整的传输线的电压及电流方程式,人们称之为基尔霍夫方程。电路理论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电路理论至今仍然是我们进行建筑供电设计的理论依据,没有纯熟的电路计算知识,在供电设计中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
[ 此贴被xxy811225在2007-10-14 20: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