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广东某座边远小城市,主要经济发展为私营以及特色手工产业,相对珠三角地区的自动化,属于萌芽时期的自动化。
之前在中山某环保公司做技术及设备运维,后辗转中山多地面试,几乎将人才网上做自动化的公司都去遍,中山的自动化的待遇基本偏低。有个师兄在南朗某小型包装设备公司做技术,摸爬滚打三年,混上个技术的头头,工资也才5000左右,一人几乎承包了电气的工作,老板美其名曰,我们公司人才多能多专。看着是没什么希望,兜兜转转跑去了珠海某自动化设备公司上班。
年轻就该去看看世界。
虽然珠海的公司也是一堆的问题,某领导也是比较奇葩,但是好在公司主线业务还是比较正常。。在珠海公司两年,学到了不少。自动化公司就避免不了烂尾项目,说实在的,没烂几个项目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过非标的。最容易做的应该还是学校项目,一年到头开不了几次,也不用去算稼动率,故障率什么的,有时候就是学生的实验平台做好看一点就好了。做工厂项目的话,对着现场人员的投诉,有时候真不能理解为什么老板要接这么难的项目,还不赚钱,事情又多。后来项目做多了,自然也就习惯了。公司需要生存,需要业务支持,不是世界五百强,也不是行业老大哥,稍微有点头绪,自然就抓紧公关拿下来,不然公司里一群工程师怕是要喝西北风了。后来项目做多了熟悉了,也基本都接触一个方向上的业务,做标准化上下料项目,东西都是标准的,设备标准的机器人+cnc+edm+cmm。全部加起来做一套叫做mes系统的东西。
以前总觉得珠海的公司抠,东西要申请,要审批,还得写日报报告每天的工作,生怕我们没做事一样。后来才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公司前辈们摸索出来的经验积累。而且,不是随便的企业都能设备基本都是Q系列+FUNAC的,偶尔还能西门子或者上AB的PLC。回想起来,2000块以下的采购申请审批,领导还是很大气的。
从事自动化行业从毕业到今年也大概6年了。见过低端到连控制器都没有的简单设备,也做过说是智能工厂的小型配套系统,算是还对得起当初选择的专业。
我从18年年底回的老家发展,预好了说回来就其实没什么大的发展舞台的,因为这个地方真的比较落后。落后的地方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产业落后。ZF班子连续好几任一下台就被查,心思都花在了不知道什么地方上,会有什么发展。
从18年陆陆续续开过几个政府主持召开的会议,参加的时候录了点视频,不外乎就是跟几个做设备的公司合作做产业转型,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
我大概把自动化生产发展划分一下:
第一阶段,以小型单机设备配合人工上下料,以减少人工工作强度为主,实现半自动化生产作业
第二阶段,以小型单机设备配合人工装载,以减少人工数量为主,实现低成本自动化(基本主流)
第三阶段,以小型自动化设备连成线,依靠总线通讯技术形成中心控制,实现基本自动化(中控)
第四阶段,引进mes,erp,wms,依赖信息技术进行自动化布局,实现自动化
第五阶段,国家所宣传的智能化,这个高度基本上目前概念而已,很多其实都是在第四阶段搞个系统说能自动排单自动跟踪就对外宣称,我们已经实现了智能制造,个人认为,第五阶段主要还是在于数据的分析以及预防上面。
然后呢,我觉得大部分意识里面没分那么清楚明白。
第一阶段我大概是在读书的时候做毕业设计还有帮老师搞一些项目的时候做做做过;
第二阶段跟第三阶段其实还是占据主流,毕竟可能设备做出来只是一道工序的衔接而已,没有什么大的需要以及花费
第四阶段目前基本就都是一些大公司或者一些有点格局的公司会选择做一下,毕竟偶尔客户参观有点面子。
刚开始回来做的时候还觉得这个市场其实还是不错的,因为基本都处于第一阶段,客户那边要是往第二阶段过度的话,我们的业务就能迅速拓展开来。
然,发展肯定会遇到一个问题。我原以为十多万的设备应该算是比较能接受的一个限度,然而两极分化。
小公司觉得设备不需要化太多钱,几万块就差不多了,太贵不如人工
大公司觉得十多万设备太差,不够逼格,不能吹嘘
回到现实中来。想起了以前面试的时候说,我做的项目都是百万级别的,被我领导蔑视的说我们项目起步都是百万起步。回来后,后来面试别人,说我们的设备都是几万几十台的大客户,别人说他做过的都是十几万十几台的客户。场景好熟悉。
处在第二阶段的环境,有第四阶段的眼光,拿着第三阶段的工资,缺做着第一阶段的设备,骗自己说我们是做第五阶段的未来。
说到底还是整体环境的因素。
一场疫情,打破了原有生产型企业的安全感,也给了地区自动化发展的契机。一年以前,地区招聘里面自动化电气工程师薪资待遇基本不会高于6k,今年好几个同事突然被撬走,起步都是6.5k,慢慢的,人越来越少。
某个同事说,以前在这里没什么危机感,反正知识够用。去了别的公司才知道,钱给到位了,不多学点都对不起自己的工资了。